
充电业务成为车企电动化重要布局;数字服务立法日益完善 | 一周动态626期
由 8827太阳集团官网 发布于 汽车行业一周动态, 汽车行业新闻 在 九月 04, 2023
随着DSA的实施,欧盟还成立了独立的咨询机构——欧盟数字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数字服务协调员组成,负责协调与欧盟委员会的合作,支持联合调查,协助监督一些在线平台等。
通用汽车副总裁 Mike Abbott 表示,“AI 有可能彻底改变汽车内外的互动体验,为通用汽车的更多新功能和服务提供机会。”Mike Abbott 补充称,“我们以软件为主导的方法加速了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同时提高了通用汽车企业的效率。”

此外,丰田汽车2023财年目标是实现10.6%的同比增长,在全球范围内累计生产1010万辆汽车。其中日本本土将承担325万辆的产量,同比增长16.6%;海外市场产量预计将达到685万辆,同比增长8%。

在先进汽车生产方面,20亿美元的拨款将来自民主党去年通过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另外100亿美元的拨款将来自能源部贷款项目办公室。Granholm表示,美国政府还将为位于境内的电池制造商提供35亿美元的资助。


据介绍,首批梅赛德斯-奔驰超级充电站主要依托梅赛德斯-奔驰零售网络及数字化生态,为车主提供高效、便捷、惬意的充电体验。
施文韬和大众品牌董事会成员们不仅与大众汽车中国的团队和合资公司伙伴会面,还拜访了经销商,并与中国核心媒体开展沟通见面会。




上汽上半年海外销量达53.3万辆,同比增长40%,占国内汽车出口总量的22.8%,占集团销售总量的25.7%。由此来看,海外业务正在成为上汽营收中的重要引擎。

总的来看,上汽转型呈良态发展,自主品牌、新能源以及海外业务正在成为未来集团发展的重要支撑。不过,除了这些长期规划战略外,对上汽而言,短期灵活的营销战略在提升业务表现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长安启源旗下车型将基于SDA智能数字化平台打造,该平台基于六层智慧架构,构建起了数智新汽车全环境感知能力,全域服务化能力与多维自进化能力,为用户提供自在省心的数智体验,为用户寻找到自我与家庭的平衡,营造舒适安全的专属空间,提供温暖舒缓的情感满足。
汽车产业正进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下半场,尤其是AI大模型应用带来的“智能涌现”,为智能汽车进化带来了新变量。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成为汽车智能化竞争的关键,对云计算、地图等数字基础设施提出了新需求。在智慧出行专场上,腾讯将发布智能汽车云、智驾云图、智能座舱、数智化出海等领域的最新升级方案,为汽车产业“智”变升级,提供坚实的底座支撑。

大模型、Transformer+BEV趋势下,智能驾驶领域将迎来显著突破,也对算力、显存、网络能力提出极大挑战。此次大会,腾讯智能汽车云将宣布全面升级,从数据、算力、网络等方面更好地支撑智能驾驶进化。
看点二:自动驾驶步入量产,地图正演变成一种云服务
量产自动驾驶进入深水区,地图成为自动驾驶算法训练、体验优化的核心数据支撑。此次腾讯将带来全新的智驾云图,通过“云图一体”模式,将自动驾驶地图数据全面云化,进一步提升数据鲜度、灵活度,助力提升智能驾驶体验。
看点三:座舱+大模型,让车更具思考能力
随着智能座舱的发展,用户在车内的时长不断增长,用车场景更加丰富,大模型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拓展“第三空间”想象空间。此次腾讯将带来座舱“新智能”体验,以座舱大模型驱动,让人车交互、场景化服务体验更智能、更有趣。
看点四:新航海时代,数智化助力中国车企出海
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迈向高质量出海征程,如何以智能化、数字化优势在海外竞争中取得先机,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此次腾讯也将带来数智化出海解决方案,为中国车企出海保驾护航。
看点五:行业资深大咖齐聚,共话汽车“新智能时代”
此次专场,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总裁钟翔平将分享腾讯面向智慧出行领域的全新思考和布局。
征求意见稿指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不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

同时,组织机构为实施内部管理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图像信息采集区域,采取严格保护措施,防止违规查阅、复制、公开、对外提供、传播个人图像等行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者被非法获取、非法利用。
根据征求意见稿,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处理人脸信息,应当事前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记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曹军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实现大规模充换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运营网络集中于北京、上海、成都、贵阳等,要加强已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的跟踪调研,为换电模式发展积累经验。同时,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

二是促进新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自动充电、快速换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应用,加快“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施路径,完善储放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加大智慧出行、智能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促进智能网联、车网融合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等领域融合发展。
三是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加强公路沿线、郊区乡镇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际快充网络建设。考虑公交、出租、物流、邮政快递等充电需求,加强停车场站等专用充换电站建设。推动充换电设施纳入市政设施范畴,推进充电运营平台互联互通,鼓励内部充电桩对外开放。鼓励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一批集充换电、加油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站。建立形成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和处理体系。
四是健全政策和管理制度。鼓励试点城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研究出台运营补贴、通行路权、用电优惠、低/零碳排放区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和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体系,提升安全运行水平。探索制定综合能源服务站等标准和技术规范。
充换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创战略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建议,应根据换电技术和相关产业发展需求,继续完善换电标准体系,推动换电车辆车载换电系统互换性、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及其附件、电池包与车辆和换电站通信等标准预研,推进换电电器接口、冷却接口、机械机构及电池包外形规格尺寸等关键标准研制,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充电设施之间的数据交互标准,支撑换电模式创新发展。